调于四时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能与天
调于四时: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能与天地阴阳自然消长变化的规律同步,自由地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来保守精神,身体与精神合而为一。所以寿命就与天地相当,没有终了之时。这就是因得道而长生。中古时代有至人,他道德淳朴完美,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避开世俗的喧闹。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所见所闻,能够广及八方荒远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人。这种人也属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 2 。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八风: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之风。
逆从阴阳:顺从阴阳消长的变化。其次有圣人,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方之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仿效世俗而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负担。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也可以达到百岁。其次有贤人,能效法天地的变化,取象日月的升降。分辨星辰的运行,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论述反映了先秦道家思想对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影响。在养生观上,本于道家的天道观,《黄帝内经》主张养生法道,道法自然,奉养天真,返本还原。在养生原则上,《黄帝内经》以道法清静为指导原则,强调精神的修养,静神宁志,颐养天真之气。在养生方法上,重视“术数”等养生方法,“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似道家的养生之术。道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特点,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关键所在。
四气调神大论篇
本篇导读
- 五妙招清除蔬菜里的致癌物 亚硝酸盐[图]
- 高堂隆病重时口述上呈文书说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图]
- 江水又东迳瞿巫滩即下瞿滩也又谓之博望滩左则汤溪水注之水源出县[图]
- 英英杰;英才,按桓玄亦善书法毕生景仰二王且自视颇高所以在得意[图]
- 萩(qiū)通“楸”楸树籍田皇帝每年举行亲耕仪式的田地长门园[图]
- 倪永清曰等闲地位却是个双料圣人[图]
- 第一次重大事件是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唐顺宗李诵为太子时早已有意改[图]
- 牝(pìn)雄性动物牡(mǔ)雌性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图]
- 译文公子成再三拜谢说“我本来就已经听说大王率先改穿胡服这件事[图]
- 出原本道规律圣人行动出于自然规律而不事先预谋会汇聚恃依靠圣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