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乙回答道:“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得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可不敢吃我啊。老天爷派我做群兽的首领,如今你要是吃了我,这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啊。如果你认为我的话不可靠,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身后,看看野兽们见了我有敢不跑的吗?’老虎认为它说得对,就和它一起走。野兽见到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如今大王的国土纵横五千里,精兵百万,都交给昭奚恤统领;所以北方各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精兵,就好像野兽害怕老虎啊。”
(《楚策一》)
江乙为魏使于楚
本章主要说明应当倾听来自各方的不同意见。人们在发表意见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偏听偏信,常常会把事情弄糟。古语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江乙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
江乙为魏使于楚,谓楚王曰:“臣入竟,闻楚之俗,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诚有之。”江乙曰:“然则白公之乱得无遂乎?诚如是,臣等之罪免矣。”楚王曰:“何也?”江乙曰:“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
竟:通“境”。
白公:春秋时人,楚平王的孙子。楚惠王时,曾在楚国作乱,杀令尹,劫持楚王,后被叶公子高所平。
州侯:楚国得宠的大臣,州是他的封邑,地在今湖北洪湖东北。
江乙为魏国到楚国出使,对楚王说:“我进了楚国境内,听说楚国的习俗是不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谈别人的缺点,真有这回事吗?”楚宣王说:“真是这样。”江乙说:“那么像白公那样的乱事能不成功吗?真要是这样,我们的罪过也就可以免除了。”楚王说:“为什么呢?”江乙说:“州侯做楚相,地位尊贵而专断,您周围的人都说他‘没有专权的事’,就像从一个人口里说出来的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