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安康KTV招聘网 > 安康热点资讯 > 安康学习/知识 >  译文公子成再三拜谢说“我本来就已经听说大王率先改穿胡服这件事

译文公子成再三拜谢说“我本来就已经听说大王率先改穿胡服这件事

2022-10-31 01:11:28 发布 浏览 458 次

译文

公子成再三拜谢说:“我本来就已经听说大王率先改穿胡服这件事了,只是因为我卧病在床,不能走动,因此才没能尽快去拜见大王。大王如今您既然通知了我,我就大胆地尽我的一点愚忠。我听说,中原地区,是聪明而有远见的人居住的地方,是各种物资和财货聚集的地方,是圣贤对人进行教化的地方,是德政仁义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得以通用的地方,是各种奇巧技艺得以施展的地方,是远地诸侯不远千里前来观光学习的地方,是四方落后民族效仿学习的地方。现在大王却放弃这些优秀文化,穿起了落后部族的服装,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更新古代的道德准则,违背了众人的心意,从而使游学的人背离了先王之道,脱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我希望大王您能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王孙把公子成的话回禀给赵武灵王。武灵王说:“我本来就听说王叔病得很严重。”于是马上就来到公子成家里,亲自向他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大凡衣服,都是为了便于穿用;凡是礼制,是为了便于办事。因此圣贤之人观察当地的风俗然后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法,这样做既有利于百姓,也有益于国家。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两臂交错着站立,而衣襟向左掩,这是瓯越人民的风俗。染黑牙齿,在额头刺青,头戴鱼皮帽子,身穿缝纫粗拙的衣服,这是吴国的风俗。礼制和服饰虽然不同,但要求其方便民众却是一致的。因此,地方不同,所采用的器物就不一样;情况不同,所用的礼制也要有所改变。因此,圣明的君主如果可以制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就不统一他们的器物用度;如果可以方便其行事,礼制也完全可以不同。儒生虽都师从同一个老师,但传下来的礼法却各不相同;中原地区风俗相同,但各国的政教却各不同,更何况地处偏僻山区,难道不更应该考虑便宜行事吗?所以说对于风俗礼制的取舍变化,即使聪明人也不能统一;不同地区的服式,即使圣贤的君主也难以使其一致。偏僻的地方人们少见而多怪,而孤陋寡闻的人就喜欢争辩,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轻易怀疑,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不要非议,这才是无私地追求至理的方法。如今王叔您所说的,是有关适应风俗的意见;而我所说的,则是如何改变旧俗的方法。现在,我国东面有黄河、漳水,这是和齐、中山两国共同拥有的边境,但却没有战船来驻守它。从常山到代、上党二地,东面与燕国和东胡接壤,西面又与楼烦、秦国和韩国紧紧相邻,但我们却没有骑兵部队防守。所以我准备制造战船,招募习于水战的居民,用他们来防守黄河、漳水;改穿胡服,练习骑马射箭,以防守与燕国、东胡、楼烦、秦国、韩国共同的边境。当初简子不把自己限于晋阳和上党两个地方,而襄子则兼并了戎族和代郡,以抵御胡人。这些是无论愚笨之人还是聪明之人都明白的事情。过去,中山国依仗齐国强大的军队的支持,侵犯掠夺我们的土地,掳掠我国的百姓,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祖宗神灵的保佑,鄗城几乎就被攻破了。先王对这件事非常愤怒,但直到今天,我们的仇怨还没有报。如今我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从近处说,可以守卫上党这样形势险要的地方;从远处说,可以报中山侵略先王之怨。可王叔您却偏偏要顺应中原的旧俗,而违背简子和襄子的遗愿,憎恶改变服式的做法,而忘记了国家的耻辱,这决不是我期望您做的啊!”

公子成听了,对武灵王行拜谢罪,说:“我太愚蠢,竟没有体会到大王的良苦用心,所以才冒昧地说了一些世俗的言论。如今既然大王想要继承简子、襄子的意愿,顺应先王的遗志,我怎么敢不服从命令呢!”公子成又拜了两拜。于是赵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

原文>>>

赵文进谏曰:“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中。”王曰:“虑无恶犹,忠无过罪,子其言乎。”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无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子言世俗之间。常民溺于习俗,悬着沉于所闻。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如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误国,贱之类也。犯奸者身死,贱国者族宗。反此两者,先圣之明刑,臣下之大罪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竭意不讳,忠也。上无蔽言,明也。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子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皇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